內容提要:儒家政治哲學在明末清初經歷了顯著的反思與重建過程。王船山以“理一分殊”來重釋《大 學》“明德與新民”之關系,正是這一歷程的典型體現。一方面,船山持守“明德為本”的傳統解釋,并指出“明 德”之所以“為本”就在于“明德與新民”為“理一”關系;另一方面,通過對“慎乎德”的論述揭示“新民”活動有其相對獨立的原則與規范,并通過對“教化之權下移”的論述,特別是對“德化天下”的批評,體現了他對儒家政治哲學的某些反思與批判?梢哉f,船山通過“理一分殊”詮釋《大學》“明新”關系,展現了他對儒家政治哲學的反思和重建,表明儒家政治哲學自身具有的思想活力,借此也有助于思考今天儒家政治哲學的現代轉化問題。
關鍵詞:儒家政治哲學;王船山;理一分殊;明德;新民
作者:孫欽香,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。
期刊:《江蘇社會科學》2019年第5期
基金項目: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“多卷本《宋明理學史新編》”(17ZDA013)階段性成果。
附件:王船山對儒家政治哲學的反思與重建——以“理一分殊”重釋《大學》“明德與新民”關系.pdf